分类
胡思乱想

从现在开始怀念(一)

记得这位老师的名字应该是程芳(音)。

时间应该是大三或大四中的某个时间点,我这个不上进的‘无党派人士’被拉去参加学院的民主生活会。理由很简单,我党的要求是三三制,这意味着会议人员构成得是党员、民主党派人士、无党派人士。我这个学生会少有的非党员干部,在这种时候理所当然得充当壮丁了。

这种类型的会议,本来并没有什么太有趣的地方,偶尔的亮点是当时的陈校长回答通信学院的几个问题,让现场气氛很活跃,毕竟是我们通信的主场。

后来,会议进展到了‘自我批评’的环节,这让我这个党外人士很是好奇。毕竟这种要求成员爱揭自己短的政党,还真没几个。

当然,不用对这个环节存太多幻想,大部分党员老师的自我批评都乏善可陈。基本上国人的自我批评从小学就已经开始,但到了这个年纪,批评的思路和语言,却都还是差不多的方向。特别是当着一屋子的人,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好,他们自己尴尬,我作为听众也很尴尬。

但这位老师的自我批评却让我久久不能忘记,时不时地就会想起有这么个人,她说过这么些话。

记得她准备了一份稿子,这是这种形式会议的形式自我批评中少见的,大多数人都是随意扯几句了事。然后她开始用很平缓的语气念出自己的‘自我批评’。

内容分了几段,分别从个人经历、工作、为人几个方面对自己进行分析,然后描述自己成为副院长后工作内容的转变,以及面对这些转变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足的。其详细及坦诚的程度,而且毫无任何口水话的内容,令我这个普通群众坐在下面甚至有点不自在。我们都是习惯了领导的神秘、领导的权威、领导的不可挑战的一代人。突然间面对一个如此透明的‘院长’,一时不知该怎么去面对。

我已经忘了当时室内的人是什么态度,但我自己却是很认真地把她的讲话全部听完,而不是继续玩桌下的手机。对待做事认真的人,我一向爱以同样认真的心态去回应,就是如此。

可能已经没人记得那次民主生活会了,但这段经历却始终在记忆里难以黯淡下去。究其原因,可能自己也很难说明白。让自己找到了希望?看到了光亮?体会到了做事的态度?了解了社会得以前进的力量所在?或许都是?

人生就是如此,一个个人走进你的生活,然后又走出,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留下印记。而是否能留下,并不取决于你们相处的时间,而是决定于他/她曾否在某一瞬间敲开了你的内心世界,往里面撒播了值得留下的信息。

2011年7月18日 凌晨00:12,这就是我在此时所想起的事。

分类
胡思乱想

你的世界,我的世界

前天在ixwebhosting买了一年的hosting服务,打算把寄居在朋友那的blog迁移回自己的服务器来,顺便挂个最近做的小应用,娱乐下大家。

还是常规的填写各种账户信息,信用卡信息,提交订单,……商业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处就在于,我不知道钱从信用卡里划去后,去哪了;对方也不知道这个消费者到底长什么样,为什么购买了这个服务。对方在美国哥伦布市的一座办公楼里噼里啪啦地打着字,处理着各种流程;而我只需要在网页上附上我的各项信息,轻点提交,即可完成这笔交易,从而享受到来自大洋彼岸的服务。

本来一切就该在这里结束的,在合同期内我该干嘛干嘛就是了,不再和ixwebhosting有更多的交往。但因为账户信息有点异样,整个订单被暂时hold住了。于是,等待对方来电话确认信息。

昨天早上不知几点(周末的早上都是不知几点的),电话响了,一种巨印度的口音从听筒里传出,让我意识到这是那边打过来的电话。印度妹子瓜拉呱啦地询问了一番我的资料,然后顺利通过了订单,我则倒头继续瞌睡。

一直到了现在,才有这么突然的一种即视感,仿佛这个流程中的几个画面都清晰地展现在我面前。中国,笔记本前提交订单的我;美国,订单部门里繁忙的流程处理;印度,电话中心重复拨号的妹子(这倒是让我想起了那部叫做outsourcing的电影)。

本来毫无相关的三个场景,因为商业因为互联网,而联系在了一起,在彼此的生活中产生了交际。多么奇妙的一刻啊。这才是互联网的魅力,高效调度资源、直接触达客户。即使是One-man company也能快速运作起来,用自己的商业才能为自己盈利,为世界服务。

其实有时候商业创新并不来自于你卖什么,而是看你怎么卖。对商业模式的专研,能使得社会整体福利向前大步迈进。可有的当局就是看不清这点,视互联网如洪水猛兽、视民营经济如肮脏之物,扼杀互联网创新。依我看来这是在摧毁这个国家的未来。经济,能靠房地产撑十年,但能靠这个撑一百年么?

拥抱互联网,拥抱未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