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胡思乱想

《如焉》读后感

从昨天开始,以本年度最快的速度读完了《如焉》。这一年琐事缠身,人浮于事,已大没有当年静心阅读的状态了。唯独这本书读得特别的快。

首先承认,阅读《如焉》很大程度上是受2006禁书名单的影响,这也是人浮躁的具现化。没心思好好挑书,又不愿读主流畅销书,只有读这种非主流的所谓禁书。

这是那一批禁书里,我买的第一本。剧情细节不表,因为感触不太深,说说整体感觉。

或许互联网主流的话语还是掌握在60或70那一代人手上,至少就网上主流话语对《如焉》这本想说点什么又什么都没说的书的反映来看,我还是和他们有距离感的。

书中似乎想表达我国现在的网@络#封@锁很严重,言#论被严格控制着。但不知是碍于政策压力还是作者本身就了解不深,文中出现的有关封锁的描述,给人一种外行的感觉,有哗众取宠的嫌疑。但或许那些细节在70,60那代人看来很是贴切,也许作者自己也是很写实的描写了自己的看法。

写到这,突然发现将人按年代划分不是我最讨厌的事么?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主要还是源于不同的信息获取渠道。 像我这样整天忙于翻墙的人,对文中的描述觉得简直就是试图用红色娘子军来挑起我的性欲。那些细节无关痛痒,浮于叙述这个层次之上。不过对于一部小说,或许本来就不应该期待过多。毕竟这是体制内,这是中国文化圈。

如果要我总结为何《如焉》在去年如此成功,只需用几个关键词即可:信息透明、网@络#封¥锁、思想启蒙。在这3个方面,《如焉》都只是一带而过,就好像当前社会的一个摘要、一个索引。或许这才是《如焉》真正的历史使命,希望籍此在思想界掀起一场持久的风潮?不管如何,在我所处的圈子里,这个风潮早已掀起。但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借《如焉》这块宝地,引发更多的思考,将这场风潮扩大下去。

因此就这个意义来看,《如焉》对于我及某些人来说,更多是一种时代的象征,实际意义基本可忽略。

P.S. :在还有13天的时候写这类型的文章,不知会不会被GFW盯上。现在开始习惯研究GFW的工作习性了,上次还和一个朋友分析出原来GFW的部署和DNS服务器差不多,分点的,所以有些网站解封后在全国的可访问性仍然不一致。

分类
胡思乱想

《大问题》读书笔记

最近在看《大问题:简明哲学导论》,貌似很有意思,一边读一边写点笔记吧。

这是此书第一章的开篇问题,用自己的想法回答一下:

  1. 有没有某种你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?如果有,它是什么?

    答:曾经有很多我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,自由、某些理想、国家…………不过最终都被一个很传统的理由都抹去了:爱情。呵,看来要构建和谐社会,最先该考虑的应该是光棍问题啊。

  2. 如果你只有几分钟可以活了,那么你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?如果还能活几天呢?二十年呢?

    答:几分钟的话,貌似以目前的处境除了打几个电话安排下后事,也没什么可做的了。我可不想因为突然的逝去给身边的人添太多麻烦。如果有几天的话,可以在安排好后事的基础上,再和父母好好聚一日,与女友呆一天,然后一个人在江边发呆一日,迎接死亡吧。如果有二十年,那就拼尽余生去创业吧,全身心的去体会奋斗过程的乐趣,这样也无憾一生了。

  3. 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,人的生命就象牛或昆虫的生命一样没有什么意义。我们吃饭、睡觉、活过一段时间、生殖,别的动物也是如此,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。你会怎样来回答他?人的生命拥有哪些在牛或昆虫那里无法找到的目的?你生活的目标是什么?

    答:我会说,这位哲学家同学,你的关于”我们吃饭、睡觉、活过一段时间、生殖,别的动物也是如此”这段论述我很赞同,但我不赞同你接下去的那句”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”。我一直对自己强调作为一个生物,生存与繁殖是基本的义务与本能,所以我必须遵循。但我并不认为这会让我的生命没有目的。我在这里回答你的这个问题,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其他生物无法做到的行为了。思考,让我们与众不同。我生活的目的是享受自由与独立。

  4. 你信仰上帝吗?为什么?上帝是怎样的(也就是说,你所信仰的是什么)?你怎样向一个不信上帝的人证明你所相信的是真的,即上帝的确是存在的(什么会使你改变想法)?

    如果你不信仰上帝,那为什么不信?描述一下你不相信的到底是什么(有没有其他你愿意接受的上帝概念?什么会使你改变想法)。

    答:不信仰,因为本人太过自我中心,唯一能托付的人除了伴侣即是自己了。我不相信的”上帝”是:一种寄托,一种无法承担后的遗弃。

  5. 下面哪种东西最”真实”——是你所坐的椅子,构成这张椅子的分子,还是当你坐在上面时的感觉印象?

    答:对于我来说,应该是坐在上面的感觉。因为对于椅子来说,我大部分的感受都是坐在上面的,每次想到椅子,第一浮现出来的都应该是那种坐着的feeling。